头脑特工队观后感集合7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22:00:01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集合7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头脑特工队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1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这些情感无处不在,有一句话说不要做情绪的奴隶,不要被情绪所控制,做自己的主人。《头脑特工队》就给我们上演了一场情绪大战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一个漆黑的房间里伸手不见五指,走出一个小精灵,蓝色的头发,黄绿相间的连衣裙,微微泛着米黄的皮肤,一双炯炯有神而又深邃的大眼睛,显得无比精神,满脸笑容显得十分活力,好像有天大的喜事要来了。是的,她叫乐乐,他掌管了快乐让她按一下按钮,小女孩笑了,那是多么善良啊,《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小女孩纯洁的心灵,净得像纸一样白,突然他的眼泪如断了线一般,一滴两滴相继滚落脸庞,如大雨倾盆一般落了下来,挡也挡不住,原来是忧忧按了按钮,它一身的蓝色显得压抑,显得感伤,就连声音也是低沉的,这个人没精打采,没错,他就代表忧伤。小女孩长大了,可以奔跑了,拉着小车满屋子跑,这时怕怕出现了,他从头到尾都是弱不禁风的,皮肤呈淡紫色,他对任何事都非常敏感,总是处于害怕之中,他帮助小莱莉避开危险。当小莱莉心不甘情不愿的被抱上餐桌时,爸爸喂他吃西兰花,厌厌出现了,他彻头彻尾全是绿色,长睫毛,大眼睛,长得和西兰花像极了油光发亮的头发,瘦长的身体真是十分相似,但他讨厌西兰花,所以小莱莉讨厌西兰花,于是小莱莉硬是不吃,爸爸便逼着她,怒怒出现了,它红红的肤色,一生规规矩矩的便装,却脾气暴躁,他生气的情绪影响着小莱莉,小莱莉就把盘子打翻了。

五个情绪小人掌握着各自的五种情绪,脑中也有令人向往的幻想乐园。

薯条森林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让我深深痴迷其中。云朵镇上一切都是轻飘飘的,随便扒拉一朵云,都是一张床。纸牌屋十分梦幻,轻轻一触就会倒,平常大大咧咧的人住在这里,都会变得小心翼翼。沸腾的岩浆岩热极了,只能站在浮物上,一个空中跳跃也如梦境一般。

幻想乐园如梦一般让我魂牵梦绕,梦寐以求,曲折蜿蜒的长期记忆区也不逊色于任何建筑。

这比长城更壮观的走廊,比胡夫金字塔更雄伟的记忆球架,那就只有长期记忆区了,五色的记忆球排列在架上,快乐闪耀的光彩照人,伤心的泛着一圈暗淡无色的光,愤怒的闪着夺目的耀眼的红光,害怕则闪着紫色的幽光,讨厌泛着绿色的令人厌恶的光。脑内世界的景色让人叹为观止,不由得啧啧赞叹,这奇丽的景色,让人情不自禁想吟一首诗为其称赞。

看了这一幅脑内世界的画,让人情不自禁的为迪士尼和皮克斯的想象力佩服,做到了,唯美的感情,细腻的画面,鲜明的人物,奇特的想象,深刻的启示,让我不由得为这部引人入胜的,精彩绝伦的电影献上我的掌声。不得不说迪士尼和皮克斯真的是太厉害了!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2

在故事里,五个情绪小人主宰着大脑司令部,他们产出的五色记忆球构成了庞大的记忆仓库和脑海之城。这个设定充满久违的童趣,因为成长的过程,几乎是一个剥离情绪的过程。我们像药剂师一样将各种情绪加加减减,好让它们呈现一种暧昧的石灰色,并且管那种在工作或交际时心如止水的能力叫做成熟。而在影片中,五种情绪坐在孩子和大人的脑海中,操纵着每一个时刻,尽管大人脑中常常是力不从心的愤怒、理性克制的悲伤、不形于色的快乐。皮克斯大声地宣称:是情绪和记忆决定了我们之所以为我们,而非理性或知识。在对感性的全然拥抱中,我们从而复现那些迎面走来的陌生人们内心的五彩风暴。

是的,虽然这部影片说的只是一个小女孩从十岁到十二岁——从童年进入青春期——的那些不得不经历的动荡和改变,我却觉得它提及了人生中每个阶段的风暴。那些“悲伤”不由自主溜出来,将温柔的记忆染蓝的时刻;那些“欢乐”不在场、岛屿纷纷崩塌的时刻;那些在长夜辗转直到“欢乐”历尽千辛万苦归位,对生活的缠斗之心随之复苏的时刻;那些渴望重温记忆,却眼看它们消散在遗忘深渊的时刻。作为一个“悲伤”长期占据脑海首席的人,我常常对它们不知所措。而皮克斯给出了这样温柔的解释:每一个忽然变坏的瞬间,不过是你脑海中五个小人短暂的一次失败合作,坍塌的岛屿有天会以更辉煌的姿态重建。

作为一部讲述心理世界的动画,它将人类迈过创伤与遗忘的过程具现得如此浪漫。遗忘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永远有不留情面的清洁工将褪色的记忆球收进垃圾袋,而那些被潜抑的要么被锁在潜意识地牢,要么在记忆仓库中漫无目的地游荡,等待一个终结——当它们被记起,往往也就意味着遗弃。Bingbong这个有着粉红色棉花糖身体、会哭出糖果的可爱形象,代表了莱莉的童年时光。当它和“欢乐”骑着小车高唱童谣,小车喷出彩虹冲向云霄的时候,我看得泪流满面。童年乃至于所有注定被抛下的时光,在我们转身离去时,也许都曾经这样听不见地高歌,而我们前进,因为它们暗中馈赠的余力。

美好与悲伤并存是这部动画的基调,这使它完全超出了童话的范畴,而成为一个关于人生的寓言。在观影时,我曾以为这会是个“欢乐”努力在人生中取得控制权的故事,所以当悲伤缓缓走上来,将核心记忆球染蓝的.时候,我才轰然明白了这故事的内核,无关在人生浮沉中始终占领高地,而是坦然接受所有潮起潮落。金色的记忆慢慢变蓝,仿佛这才是最适合它们的颜色,时光流逝总是令人惆怅,而对当下欢乐的感受总与长久的虚无齐头并进。最丰富的生命,是悲欣交集的蓝金色风暴。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3

情绪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它能让你生气,让你快乐,让你悲伤,让你……在小女孩莱莉的脑海中就有着这样五个色彩斑斓且性格迥异的情绪精灵——乐乐,忧忧,怒怒,厌厌和怕怕,五个小精灵分工合作,为莱莉的成长保驾护航。直到一天,一家三口因父亲的工作变故从寒冷却温馨的明尼芬达搬到了热闹却陌生的旧金山,一段性格的重塑之路就此拉开帷幕。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片段令我记忆犹深,当众人面对褪色的控制台束手无策时,看似最平庸的忧忧轻而易举的化解了危机,让莱莉的生活重回正轨,当一家人在客厅相互依偎时,一颗金蓝相间的的核心记忆球诞生了,混合着快乐和忧伤的复杂情绪,一个更新更大的家庭岛出现了,和莱莉相同,我们也经历过这样的艰难时刻,苦楚,辛酸,愤怒让我们懂得了快乐与悲伤的真谛,如同黑暗中的点点星光指引我们成熟,当我们开始长大,情绪也慢慢交织在一起,如莱莉在爸妈怀中哭泣时的那一抹微笑,悲伤后的欢喜,挫折后的成功或许更加现实,那些愉快与不愉快,激动与平静,,紧张和放松汇聚在一起,成为一把钥匙,一条纽带,沟通我们的情感世界和现实生活。

人生是波折的,情绪是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将人生的五味陈杂酿造的更加入味,醇厚,让波澜壮阔的风浪成为深邃大海的星星点缀。在我彷徨时,我也同莱莉一样离家出走过,但当我回到家时,那些伤感瞬间就被父母的关切冲的支离破碎,原来家庭的温馨真的会让伤悲化为幸福的泪水,正如所有伟大的杰作,此时的沉沦是为了彼时的绚丽,失明失聪的贝多芬在人间奏出了天堂的绝唱,侏 ……此处隐藏1640个字……,方能明白得到的可贵,悲伤过才能了解快乐的真谛!

无论快乐与否,都不要抛弃。愿我们的人生能如彩虹一样多姿多彩!人生的本味是什么?我想从你饱含真情的文字里我读到了很多。很高兴你能用如此冷静成熟的心态去认识自我,很高兴你能抱着慈爱悲悯之心看待人生,真心为你加油!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头脑特工队》,主人公是乐乐、忧忧、怒怒、安安、厌厌五个拟人的情绪角色。

这部电影是讲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思想成长。从开始婴儿时期无忧无虑,头脑特工队中只有“乐乐”,后面随着主人公的慢慢长大,她的头脑中成员中增加了“厌厌”、“忧忧”、“怒怒”、“安安”。

电影的开头还比较的顺利,电影高潮是主人公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就想离家出走,头脑特工队中各成员展开拯救主人公的行动。乐乐和忧忧因抢核心记忆通过管道来到头脑世界,,她们在头脑世界里的记忆迷宫转了好久也没走出迷宫,回到大脑总部,幸亏一只叫冰棒的幻想大象给他们带路,找到了往总部开的火车的站台。但是,火车快到总部的时候,冰桥断了,乐乐和冰棒掉进记忆垃圾桶里,他们利用冰棒的火箭回到记忆迷宫的地面上,最后,乐乐成功的回到地面,而冰棒还在下面,乐乐和忧忧就回到了总部。

这个电影我明白了成长过程中会有喜怒哀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遇到问题还是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逃避。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6

如果要给小孩推荐一部动画片,那么这部一定是我推荐之一。

这部动画,主要讲的是小女孩莉莉从出生到长大后的一段过程。然而这部动画的重点不是莉莉,而是住在莉莉大脑里的五种情绪,它们分别是快乐、悲伤、恐惧、厌恶和愤怒。动画片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这些情绪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依次是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

莉莉的脑中有一个控制台,这五个人物时不时的会操作下这个控制台,不同人物的操作,莉莉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

大脑里面还有一些记忆岛,这些岛分别是一些核心记忆组成的,比如我们学会走路的第一天,父母帮我们过的某个生日,某场重要的比赛等。

这些人生里重要的记忆都会储存在不同的小岛上。

莉莉的大脑,大部分时刻都是由乐乐控制着,优优时不时的也会无意的来控制下操作台,偶尔遇到一些不喜欢吃的食物,或碰到一些生气的事情,厌厌和努努也会跳出来争夺操作台控制权。

乐乐总是嫌弃忧忧,因为它总是无故的沮丧,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总是从不好的方面来分析问题。它觉得忧忧就是多余的,存在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后面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其中的一些记忆岛崩塌了,掉入永恒的虚无之渊,一旦掉入这个深渊,那么莉莉脑中的记忆就会永远的消失。

第一个崩塌的是“搞怪”之岛,也就是存储一些搞怪时刻的记忆。

那是莉莉在搬家后的一个晚上,她莫名的就不开心,她可能是怀念老地方的朋友,搬走后就不可能一直跟他们一起玩了。

爸爸看出了她的不开心,于是就模仿猴子的样子来逗她开心。小时候,每当莉莉不开心的时候,爸爸就是这样哄她,可是今晚却不灵了,可能是优优一直在操作控制台,莉莉看着爸爸的样子还是无法开心起来,甚至觉得有点幼稚,搞怪之岛崩塌了。

当我看到这一刻的时候,我的心突然咯咚了一下。

我在想,曾经小时候的我们,都是搞怪的,做着鬼脸,无忧无虑。长大些,这些搞怪的时刻忽然就离我们远去,我们一下子就变得正经起来。那些曾经搞怪的我们为什么就突然变了呢?

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经的小天使死哪了?这好像是个很突然的过程,我们失去了童年,父母也失去了无忧无虑的我们。

再长大些,莉莉又失去了一些记忆之岛,同时又增加了一些其他记忆岛。

乐乐和忧忧经历了一场脑中事故之后,也不再嫌弃忧忧,她终于也发现了优优的好处。

我想成长就是这样的,我们总是会失去些什么,然后得到些什么。我们也不可能永远的快乐,懂得悲伤,方能体验欢乐的可贵,背负过沉重,才能拥有真正的轻松。

其实,更多时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负面情绪”给我们力量,悲伤让我们深刻,去学习和体验,去增加生命的分量。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7

《头脑特工队》讲述的是“喜悦”、“恐惧”、“厌恶”、“愤怒”和“悲伤”五个情绪孩子的故事。他们从大脑内部一个控制中心掌控着一个叫做莱莉的小女孩,挺身而出保护她的安全、逗她开心、捍卫正义——只有昏昏欲睡、笨拙不堪的“悲伤”是个例外。她真的对莱莉有害吗?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都住在这五个小孩,但每个人大脑当家作主的小孩都不一样,比如莱利大脑里当家作主的是喜悦。而她爸爸当家作主的那个小孩是愤怒。同样我们每个人大脑里也住着这五个小孩,而且当家作主的都不一样,乐观的人当家作主的是喜悦,愤怒的人当家作主的就是愤怒。不管哪个孩子当家作主,但一定要知道,其他四个孩子也是存在的。有时候还总是在一起,就像《头脑特工队》中喜悦总是和悲伤在一起,但最初喜悦是不喜欢悲伤的,什么事情都不让悲伤参加,只让她在一边呆着就好了,甚至画一个圈圈让悲伤呆在里面不要出来。但直到他们一起迷路了,在这个过程,喜悦才重新认识悲伤,发现了悲伤的力量,而且正因为悲伤才更紧密的让莱利紧密的和家人们联系在一起。所以在电影最后,莱利和家人分享了自己悲伤的感受,然后他们一家三口重新相拥在一起。

电影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接纳”情绪,尤其是对负面情绪的接纳,负面情绪很多时候就是一份礼物,她的存在就是告诉你,亲爱的,你对这件事情很伤心,你需要家人的爱,你想念你原来的朋友。但我们往往不愿意悲伤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快乐当家作主的大脑里,我们会一味的认为快乐是最重要的,所以恨不得把悲伤圈住了,最好永远不要出来。但结果是从真的快乐变成了假的快乐,最后演变为不可收拾。

另一个收获就是,训练大脑发出正确的信号,大脑中这五个孩子,如果你经常用愤怒这个孩子的行为方式,你就容易被你大脑中这个愤怒的孩子绑架,这点很重要哦,就是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变成了你大脑中愤怒那个孩子,也就是愤怒的孩子掌管了你,任何外面的刺激发生时,你不存在了,你无法思考,因为你被绑架了,这时候愤怒完全当家作主,去用愤怒的行为方式去做事。

那怎么办呢?

就是首先对情绪的接纳,你接纳你愤怒的情绪,知道此刻愤怒这个孩子这么活跃,就是因为他是要送你一份礼物的,比如可能是提醒你别人越界了,提醒你地盘被别人占领了。你仅仅是接纳这个孩子,告诉他,我收到了这份礼物,然后你问自己,这件事情,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当你接纳了愤怒这个孩子,它就不会造反,而当你能做到对他的接纳,他只是你大脑中一个孩子而已,你还是主人。

同理,对别的情绪孩子也如此,接纳每一个孩子,但同时,学会训练大脑中情绪孩子发出正确的信号。引用《社会动物》这本书中一段话:“大脑如同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无比复杂的联合网络,各种刺激,模式,反应,感知都通过这一网络跟大脑的不同部位进行各自的交互作用,为了得到一部分的控制权而彼此竞争。所以要想活的开心,就要训练情感发出正确的信号,并且对这些微妙的信号保持敏感。”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