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家的春节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家的春节作文1我家的春节,最隆重不过的就是除夕那天,因为除夕那天要拜坟年、祭祀祖先。早上八点整,爷爷、大伯、爸爸已经整装待发了,照爷爷的说法,我过了除夕这天就满12岁了,算是个大人了,作为陈氏家族新一代里唯一的男丁,该“挑担子”喽。这次是我第一次拜坟年。
沿着台阶,我们一行拾阶而上,“这么多的竹子呀,夏日里肯定很凉爽。”我一脸向往地说。“这些竹子可是宝贝呀!孩子,你知道咱们祖上是做什么营生的吗?”爷爷问道。我指着那些竹子说:“做竹子生意吗?卖毛竹?卖毛笋?”爷爷哈哈大笑起来,“这样的生意是小儿科啦,咱们的老祖宗可是拿毛竹做成黄宣纸呢,这可是个大营生啦!”“毛竹?纸?这……这两个可以吗?”我惊讶的脸上布满了不可思议。“当然可以喽,”爷爷自豪地说道,手指着远方的几座大山,“你太爷爷小的时候,这一片的山都是咱们家的呢!”……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片荒凉,满目坟茔,这就是我家的祖坟。爷爷开始摆置蜡烛、香炉、元宝,大伯和爸爸在清理松树上的一些枯枝,我则把早已准备好的鲜花献给我的祖先们。“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望着袅袅升起的青烟,元宝燃烧的火光,“这不是封建迷信,这只是我们思念先人的一颗拳拳之心罢了。”我不禁想着。“今天我带了第35代玄孙来见各位老祖宗……”耳边是爷爷的喃喃之语,眼前是祖坟的肃穆之景,心中是后代的殷殷之情,我仿佛有点明白了除夕时刻来上坟的意义了。“来,给你的太爷爷、太奶奶鞠个躬。”爷爷的呼唤,让我从沉思中醒来,我恭恭敬敬地给太爷爷、太奶奶三鞠躬,感谢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家,一个“根”。
远处的山林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一片腾云驾雾之象生成,此时没有哀乐遍地,没有号啕之声,没有痛哭流涕的人,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思和深深的怀念,因为躺着的都是我们的“根”呐。回去的路上,我缠着爷爷讲古,讲我们这个家族的'渊源,“咱们家也是从河南陈氏那里迁徙而来的。”“那为什么要迁徙呢?”“这个嘛,当时因为生活……”
爷爷的叙述,让我明白了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变迁……腊月、除夕、正月……我的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有它的仪式感,更有它的传承与发展。因为我们是一个有“根”的民族。
我家的春节作文2春节生活的幸福和欢乐真是让人难以忘怀。虽然今年的春节已经渐渐地远去了,但春节的印象却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我们这里的春节主要集中在大年三十这一天。
早晨起来,老爸老妈便忙开了。先是做年饭。老爸做菜,煎炒烹炸,鸡鸭鱼肉,凉拌热炒,一会就做好了满满一桌子菜,色香味兼美。接着老爸老妈一起包水饺。老爸做馅,他将大葱、芹菜、五花肉分别切成小块,然后逐一剁成细馅,放入盆中,加入十三香、味精、酱油等作料后拌匀,馅料便做好了;老妈和面团,他把几勺面粉放入盆中,倒入少量的水,反复的.揉搓挤压,不一会,便和成了一个大面团。然后分成一个个的小面丁,接着再把小面丁擀成圆圆的小面饼。老爸接过面饼,把馅料放在中心,几下就神奇般的包成了一个水饺,老爸包得很快,不一会就包好了许多,好像一个个小沙发,被端端正正的放在托盘上,显得很精神!
等水饺排满托盘只等下锅煮来吃的时候,妈妈便吩咐老爸带上我去上坟了。上坟的意思是去请已故的祖先老人来家里过年。祖坟离我家没多远,四五站路,不一会儿便到了。老爸放鞭炮,烧纸钱,祭拜,最后还没忘念叨着请爷爷领着列祖列宗回家过年。老爸神色庄重,在我看来,一切都是那么有趣。
回到家来,老妈早已摆好了供品,老爸点燃了一束香,恭敬地插在祖先牌位前,拜过之后,我们便燃放鞭炮,开饭了。我胃口很好,吃嘛嘛香,尤其是水饺,一口咬下去,满口生香,我一下子就吃了一碗。
晚上,老爸老妈准备第二天的年饭,我看联欢会。窗外不时传来祝福和喜庆的鞭炮声,透窗望去,万家灯火,一束束烟花在空中燃放,如火树银花,把天空照耀的光彩夺目……
啊,快乐无忧的春节,幸福美满的生活!我知道这生活都来自父母艰辛的打拼,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这美好的生活。我也要像他们一样,长大了,用我的智慧和劳动,造福他人,造福社会!
我家的春节作文3进入腊月,日子一天天的划过,农历新年的气息越来越浓,大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是卖春联、卖鞭炮的小摊。农历二十三后家家户户开始扫除、贴上红彤彤象征吉祥的“福”和春联、炸藕合,炸丸子,买新衣……终于盼来了20xx年的春节。
要说北方春节最有特点的是,那可就非包饺子莫属了。饺子馅有韭菜肉、素三鲜、羊肉馅、荠菜肉、鲅鱼、白菜肉……种类多的说不过来,我们家的是东北最有特色的—酸菜馅,下面我就细细的说一说:
首先我们家的饺子皮是自制的。三十那天的上午奶奶就开始和面。今年我自告奋勇的要参与,现在面粉中逐步的加入水,并用筷子不停的搅拌,水与面很快的融合在一起,但是没有成面团。我在奶奶的指导下,用手使劲反复的揉,揉得我的手都有些红了,终于面在我的`努力下变成了光滑的大面团。这是面需要在面盆里“醒”三十分钟,这是为了让它变得更富有柔韧性,更加光滑。
晚上,边看春晚节目,我们开始准备饺子馅。我家的饺子馅是非常有特色的“东北酸菜”,这是奶奶在冬至过后,用精选的大白菜,在我们家祖传的大缸里腌制一个月而成的。腌好的酸菜,白菜帮变成了半透明的,非常有韧劲。先切碎酸菜挤出多余的酸水,混合新鲜的猪肉馅,加入适量的盐、五香粉、生抽、料酒、葱姜末,油,使劲的搅拌,馅料就备好了。
接下来是开包饺子了,今年我终于学会包饺子,于是由我在饺子里包了两个开心果,谁要是吃到就预示着这一年都会快快乐乐,开开心心。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一家人开心的吃着新年的饺子。突然“咯嘣”一声,我的牙齿被咯了一下,大家都笑着祝福我,说我是今年家里最有福气的人,我很是开心。不一会,妈妈“哎哟”了一声,看来妈妈今年也是家里最有福气的人啊!
过年对于我来说总是那么有趣,所以总觉短暂。我希望我们全家在新的一年了幸福开心!
我家的春节作文4红火的气息在二月便浓郁起来,除夕那天已充斥整个村庄。
除夕白天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在忙碌着。大家早早地从集市上买回大袋小袋的春联、鞭炮、门神像之类的。小孩子们总会哄闹着抢来,争先恐后地把已经褪了色的旧对联揭下来,贴上红艳艳的新春联。“福”要倒着贴,“福倒”即“福到”。
这天,我们还要做些象征团圆的肉丸子。村里的豆腐皮也是自己做的。磨好的豆浆拌上熟石灰,在簸箕上滤好,豆腐便做好了。虽说没有外面的小店里卖的那么美观,但却更美味,豆香像要胀破出来似的。随后,把切成小块的豆腐放进油锅里炸,待那豆腐在吱 ……此处隐藏6464个字……不能睡觉,要守岁,一定要十二点以后睡觉才行。
正月初一,商店都关门了,大人们也休息了,早上先睡个懒觉,起来之后,再打电话发短信拜年。老人们去拜访朋友,男人们去串门,女人们则留在家里迎宾,接待客人。小孩们通常都去楼下放炮 ,害怕放炮的就留在家里看电视。
到了元宵,新年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在这一天,全家又要团聚在一起,吃汤圆,寓意是:团团圆圆,不仅如此,还要看花灯,猜灯谜,就是在纸灯上写上谜语,让人来猜。在这一 天,人们还要放孔明灯,在孔明灯上写上自己的愿望,放飞它愿望就能实现。元宵节过完,新年就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的春节就是这样过的,你呢?
我家的春节作文13从刚刚会爬的小孩子,到出门迎风奔跑的大孩子,到走路慢悠悠地打着鼓点的老孩子,提到过年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激动的笑容。
现在的过年,从腊月中旬才算开始,直到小年前,家家都在准备年货,因为过年的时候店铺都会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大人们要准备鸡肉、鱼肉、牛肉、青菜、饺子皮,还有一些自己想吃的,孩子们负责买零食和各种各样的糖果,在超市,一边排着长长的队伍,一边想象着年夜饭的场景,是大多数现代人过年时的样子。
除夕那天要赶做年夜饭,把几种食材洗净,韭菜切断,肉切块儿,包成饺子,糊糊涂涂,煮到一个盘子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举杯庆祝新年的'到来,饭后大家坐在沙发上,看着春晚,从手机上发着“红包”,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们有的拿着手机,有的三五成群的在外面玩游戏。
我现在依稀记得我妈妈给我讲述的那时的春节: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家家都泡腊八蒜,这腊八蒜为过年吃饺子用。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要买糖,用糖糊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报告只说好话,这天还要放鞭炮。过了二十三,还要扫房子,这时春节的脚步更近了,更近了。除夕是新旧年更替的日子,这天晚上家家赶做年夜饭,除了水饺,还有年糕、鸡、鱼、菜…… ……吃完年夜饭,小孩子们就到楼下放鞭炮、做游戏,大人们围坐在桌旁,大多谈论的是旧年的成果与新年的目标。初一大人们要带小孩子去亲朋好友家拜年。元宵节的到来,把春节推上了又一个高潮,吃元宵(汤圆),赏花灯,猜灯谜,舞狮,过完元宵节,春节差不多就结束了。
现在随着现代化工艺的魔爪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腊八粥里渐渐出现了一股工厂的味道,传统节日工业现代化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春晚视频中的春节代替了造房子,放鞭炮等习俗。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放下手机,尝尝自己熬的腊八粥,走出房间与家人谈谈心,寻找各自记忆中的春节。
我家的春节作文14我今年过年十二岁了,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春节都新的变化,但总体是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但其中令我最高兴的事还是放烟花和看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的前几天,从东北老家来了二舅舅家的我二哥和我们一起过年,我真高兴了,看着爸爸、老妈忙着准备这张罗那的时候,总想我快快长大,能帮助大人们做点什么。但是,却是我们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候。爸爸老妈买了许多好吃的,而我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节的到来。 除夕那一天晚上,当然也是我家最开心的时候,全家三口人加上东北来的二哥一起去了爷爷家过年一齐静静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偶尔外面传来几声鞭炮声,也会觉得特别有趣。电视里搞笑的小品,优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这笑声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显得气氛愈加欢乐。 同时也到了集体放鞭炮的时间,看到了看到了每互人家都从楼下抱着大大小小的、各种不同的炮到了小区规定的放炮地点,在大人们的安排和指导下,各种不同的炮燃放着真不只的多么的高兴、热闹。
终于要正式过年了,拜年就是我们一家首要的任务了。每到一家,大人们、小孩,当然了也保扩我都要说上一句吉祥祝福的话,如:“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等,而爸爸老妈则送上一份拜年时必备的礼品,主人则会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了,于是心里盘算着这钱该怎么花,买些零食?或是文具?买点玩的也不错,谁知一回到家就被“无情”的老妈给收了去,我只好无奈地把这些个幻想的泡泡给吹灭了,不过还好老妈总算手下给点面子,还给我留了点,是让我和二哥俩人共同去花的。
接下来的这几天,大人们领着我和二哥就到处做客,丰盛的饭菜,炫丽的'灯光,大人们喝酒时的祝福包围住了我,而我呢?则和哥哥一人拿来一大瓶饮料,快快乐乐地喝了个够,哪晓得一会儿我的肚子便疼的厉害,难受极了,后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是新学年的开始,将意味着春节的结束,但在这一天,我们家还是要吃元宵的,过年的气氛丝毫没有减弱,照旧的笑声,照旧的喜庆,照旧的开心快乐。
就这样,快乐的春节过去了,每当细细回想着,总会不禁笑出声来……
我家的春节作文15自打记事以来,我印象中的春节无不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是每年一佳事。
从元旦过后,临近春节,我总能从寒风中嗅出一股“年味”,具体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这“年味”,但它总能引起我对春节的无限期盼。
对我来说,春节期间下雪是最好不过了。我觉得,雪不仅能增加节日气氛,还能使干燥到极致的空气稍微润上那么一点点。同时,像柳絮一样飘起的雪也让冬天的风景不至于那么索然无味。但对春运来说并不好,毕竟大人们是要考虑到路上交通问题。
春节终于来了。
关于对联,从小到大,我不曾参与过。都是站在门口,看大人们忙里忙外,还要往墙上糊对联。当时也不知道帮忙,只是单纯地觉得那上面的字棱角分明极为好看却又不失硬气。今年特别的是,关于对联,语文老师特别地安排与指导,让我们自己编写对联,因此我也趁机写了个对联,得到大家的啧啧称赞,小小地为自己得意了一把。
剪纸也是春节一大特色。纸大小不同,镂空形状千奇百怪,却又不失美感。将那巴掌大点儿的精致剪纸贴合在大人们擦得透亮的玻璃上,水晶般的玻璃,便锦上添花。如果春节当天天气晴朗,便有一缕缕阳光经过玻璃透进来,后又打在正对窗户的红木雕琢的茶几上,别有一番风味。
奶奶的剪纸技术出神入化。年近七旬的她拥有一双妙手,无论是剪纸、做衣服、扎花她都会,那手总是让我们这一辈羡慕不已。在旁边看着奶奶“工作”,有趣得很。春节家里的大部分饰物都是奶奶的杰作,别人走亲访客一来到我家,少不了赞美,心中的骄傲便油然而生。
过年我们家的压轴大戏便是在我们家举行的`宴会。客人非常多,对于大人来说,那天是最难熬的一天,可谓是“累死人”,而小孩这一天是最轻松的,他们可以在大人最忙的时间悄悄溜出去玩,也可以躲在房间里。打眼望去,稍大点孩子去给父母帮忙的却不多,想必父母心里很失望吧。
而我,开始为了不让在厨房忙活的母亲失望,便帮着母亲把做好的饭菜端出去,后又把吃完的饭碟收回来,忙得不亦乐乎。而在厨房打下手的孩子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先一步尝到美食,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加入了做饭菜的行列,饭桌上一两道菜便是出自我手。
又是一年春节临近,心里打算放下一切繁琐的事务,去热切地感受这一年一次的佳节。